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介绍
厦门大学为了拓展在校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特设立“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以下简称“田野基金”)。
田野基金资助研究生自立课题项目,到田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其管理机构设在研究生院。研究生院负责基金资助项目的立项审查、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等工作。申报及评审工作一般每学年(5-6 月)组织一次。申请人可根据需要自行提出申请资助金额,由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审核并确定资助金额。田野基金分两次下拨,第一次下拨经费为启动经费,第二次下拨经费为结项经费。资助经费直接划拨至申请人名下,申请人可凭田野基金研究工作所需经费支出的票据,依据学校有关的财务管理办法报销。研究生院鼓励各院、研究院等对立项项目提供必要的配套资金和条件保证。经费采取实报实销原则,田野调查回来后须提供发票、收据或其他开支证明。主要项目是交通、住宿、餐食等。田野基金结项时,必须在所在学院、研究院做一次田野调查报告会;向研究生院提供相关田野调查的图片、视频、总结材料等。凡田野调查基金资助的项目,其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校和项目研究本人共同所有。
美国顶尖高校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都必须做大数据和田野调查,而目前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走出校园少,下基层更少。设立“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就是为了鼓励更多的研究生深入田野,应用先进的研究手段,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田野调查被认为是人文思想的实验室,是原创性研究的起点,研究生读书多了,反而对社会原有的逻辑理解少了,而田野调查正是理解社会生活的一个很好途径。研究期间为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实地考察可以赴外地调研,“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的经费支持正可以为此解决了后顾之忧,让研究生能够安心研究。 研究生们应该从实践中去寻找有意义的课题,走上原创性的道路。
项目申请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田野基金的申请对象为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原则上不考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 仅支持研究生二年级及以上学生;重点支持博士研究生;
(二)每个申报项目必须有相关学科领域内至少一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于副教授的专家学者推荐;必须有指导教师;
(三)田野调查的内容应与毕业论文紧密相关。
田野基金评审标准
(一)田野基金项目主题明确,有详细的调研方案以及合理的经费预算;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具有可行性,能够达到国内或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
(三)论证充分,推理严密,逻辑性强,格式规范,文字表达准确、流畅。
田野基金管理与实施
(一)田野基金一经立项,项目申报人应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表列明的研究内容、项目期限、成果形式等开展研究工作;
(二)项目研究过程中,确需调整项目计划、研究内容、研究地点、研究周期的,应及时提出书面申请并报研究生院,经批准后方能做出相应调整。若未经报批,擅自对资助项目进行更改,研究生院将取消对该项目的资助,收回已拨经费;(三)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申报人应填写《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进度报告表》,并提供项目阶段性成果;如没有提供进度报告或检查不合格者,则停拨经费。
厦大田野基金的相关信息链接http://gs.xmu.edu.cn/ch/index/show/id/5487.html